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后,用国内外两个标准管理中国公司,在生产销售环节存在漏洞。而消费者盲目竞购、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更让个别洋品牌出现质量问题
一向给人干净、卫生印象的洋快餐最近连续曝出质量安全问题。比如,有媒体披露,肯德基炸薯条的油4天才换;味千拉面宣称用猪骨熬制的汤底,其实是用专门的汤粉、汤料调制出来的,每碗汤的成本不过几毛钱……
洋品牌出问题不是头一遭了。前些年,一批路易威登(LV)、雨果·博斯(HUGO BOSS)等欧洲进口鞋因质量不合格,在浙江被公开销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抽检不合格率高达55.8%,进口服装的总体质量情况不容乐观。
普通百姓的盲目追捧成为洋品牌放松管理、降低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国人心目中,“进口”、“外国货”都是质量的保证。一些洋品牌特别是一线品牌,往往有强大的广告宣传作为支撑,并辅以文化、格调内涵,聘请国内外名人做代言,让消费者像“追星”一样对其产生崇拜,甚至使一些国外二、三线品牌在中国跃升为一线品牌。
其次,一些政府监管部门也过分迷信洋品牌,甚至以仰视的姿态,给予洋品牌“超国民待遇”,动辄开出诸如三年免检、五年免税、特别通道、绿色机制等优惠,放松监管,这事实上造成了洋品牌在中国市场消费和管理上的双重扭曲。
不可否认,多数洋品牌特别是一线品牌历史悠久、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消费者喜欢洋品牌,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可是,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后,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线,甚至用国内外两个标准管理中国公司,在生产、销售环节存在不少漏洞。而消费者的盲目竞购、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更让个别洋品牌有恃无恐。比如,在一些品牌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后,相关品牌负责人却表示,他们的商品销量一直很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统计表明,中国已经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品消费市场,2010年中国内地品市场消费总额达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在2012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大品消费国。将来,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深入推进,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洋货”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何保障洋品牌商品质量安全、让百姓放心消费的问题日渐凸显。
加强市场监管刻不容缓。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无论是跨国洋品牌,还是国内土品牌,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监管力度不强,惩罚力度不够,就会助长洋品牌放松质量管理,降低服务标准,早晚会出问题。
最现实的是,消费者应当睁大眼睛,坚持适度、理性的消费观念,不可一味迷信洋品牌。应改变过去对其高看一眼的态度,摈弃攀比心理,杜绝盲目消费,不以价格、名气作为衡量商品质量的标准。此外,还应注意运用国际一体化标准维护自身权益,防止个别洋品牌随意降低质量标准、损害消费者利益。(杜海涛)
普通洋货遭热捧变身"贵族"
LV(路易威登)、GUCCI(古奇)、LANCOME(兰蔻)等洋品牌在中国深受追捧,连Levi's(李维斯)、CLINIQUE(倩碧)等国外二线品牌,在中国都经历了华丽的转身,由“平民”变“贵族”。然而近日接连发生的洋品牌质量事件提醒消费者:洋品牌的“高质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必盲目选择洋品牌。
二线洋品牌跃居一线,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700—1000元的牛仔裤,在美国只卖30—40美元,折合人民币200多元
刚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小林,怎么都不能理解上海五角场哈根达斯店门前排长队的情景。“一杯冰激凌要80多元,竟然还要排队!”小林不解地说,“在美国,哈根达斯是个非常平民的牌子,基本都在超市里卖的,打折的时候折合人民币不到10元,正常价格也不到30元。”
如今,只要是洋品牌,在国内就卖得好,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就连国外一些非常普通的牌子,到了中国也变成十足的“贵族”。
“像哈根达斯这样,国外二三线品牌到国内跃居一线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纽约已经工作2年的侯先生平常很关注国内外商品市场,他对记者说:“在化妆品、手包、服装等多个消费领域都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在国内位居一线的休闲服装品牌Levi's(李维斯),一条牛仔裤要卖700—1000元,一件衬衫也要400多元。而在美国,Levi's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牌子,一条牛仔裤只卖30—40美元,折合人民币200多元,一件衬衫也就不到10美元,折合人民币50元左右。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新光天地Levi's店看到,一条牛仔裤的价格基本上在799元到999元之间,在店里挑选衣服的人不少,多是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时不时就有人到前台结账。“价格可以接受,关键是裤子质量不错,款式比较新颖,穿着也舒服。”刚买了一条牛仔裤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侯先生说,化妆品品牌CLINIQUE(倩碧)、CLARINS(娇韵诗),在美国的市场定位是中端消费者,而在国内基本都定位在高端,价格自然也比美国高出很多。比如,国内专柜卖四五百元的倩碧润肤露,在美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100元左右。
“在箱包饰品市场,比较典型的就是Coach(蔻驰)。”侯先生说,在美国Coach是一个普通的牌子,上班族在平时挎个Coach的包很普遍。Coach经常会打折,打折的时候一般也就10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几百元。“就算是新上市的产品,价格也比国内低不少。”
记者查看对比了Coach的中英文网页,同样是MADISON(麦迪逊)系列的一款手提包,在英文上的定价是398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多元,而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是4950元,比英文上的售价高出近一倍。
网友辣评十大“伪品”
热心网友发帖列出了在国外位居二线、价位较低,在国内却身价倍增甚至跻身消费品行列的十大“伪品”品牌,并且对每种品牌入选原因进行了简短的说明。
COACH(蔻驰,美国):别以为长得像LV就了。
Calvin Klein Underwear(内衣品牌,美国):CK在国外没啥了不起。
GAP(盖普,美国):这就是美国班尼路。
MANGO(芒果,西班牙):H&M升级版。
LEVI'S(李维斯,美国),LEE(李,美国),ADIDAS ORIGINAL( 阿迪达斯经典系列,德国):这三个牌子都是超市货。
Y—3(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与阿迪达斯合作品牌) :拉上设计师你同样难高贵。
VERO MODA/ JACK&JONES/ ONLY(同属丹麦Bestseller集团旗下):四线城市超市档次。
Swarovski Crystal(施华洛世奇,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水晶虽然纯净,却是人工的,能好到哪去?
洋品牌频陷“质量门”
1.味千拉面“骨汤门”:味千拉面将其送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物营养与分析研究室的检测样品——“骨泥浓缩汤料”稀释36倍出卖,每碗汤的钙含量宣传为1600毫克,而实际只有48.5毫克,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
2.肯德基“豆浆门”:近日有网友发现肯德基 “醇豆浆”并非消费者理解的现磨现做,而是由豆浆粉调制而成。肯德基做出回应承认,只有北京市大部分肯德基餐厅供应的醇豆浆是由浓缩豆浆调配而成,全国其他地区的肯德基醇豆浆由豆浆粉调制,而肯德基未以“现磨现做”宣传过此产品。
3.近日,网友发帖曝光麦当劳北京密云鼓楼餐厅门前大量包装破损、被烈日暴晒、包装内水汽蒸腾的汉堡原料面包。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表示,该批次面包已被处理,决不使用,并已对该餐厅进行严肃处理。
4.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在其新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中指出,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部分产品中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而医学实验证明这类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雄性体征的发育。
5.香港消委会日前调查了30款面膜,包括13款睡眠面膜及17款保湿、滋润面膜,其中17款面膜验出含可致敏感的防腐剂,香奈儿、BodyShop(美体小铺)、欧莱雅、碧欧泉、屈臣氏等品牌都赫然在列。